page contents

资讯新闻

news center

“一村一品”如何做成大产业?招商模式解析

来源:本站 │  网站编辑:超级管理员 │  发表时间:2025-11-26 15:54:57

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,“一村一品”已从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升级为乡村产业振兴的核心抓手。数据显示,截至2024年,全国已培育“一村一品”示范村镇2780个,带动农户户均年增收超3万元。然而,如何突破“小特产”瓶颈,通过招商赋能形成“大产业”,成为各地实践的关键命题。本文结合成功案例,解析“一村一品”的招商破局路径。

 

精准定位:从“资源禀赋”到“市场需求”

“一村一品”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差异化,而招商的前提是清晰的产业定位。浙江安吉白茶产业的崛起,正是通过“生态资源+品类细分”的定位策略打开市场。当地政府联合茶企建立“白茶全产业链标准体系”,并通过举办国际白茶博览会吸引深加工企业入驻,形成“种植—加工—文旅”融合的产业集群。数据显示,安吉白茶产业规模从2015年的25亿元增至2024年的128亿元,招商引入的38家深加工企业贡献了45%的产值。

招商启示:避免同质化竞争,需深挖本地资源的“不可复制性”。例如,贵州茅台镇依托酱酒核心产区优势,定向招引包装设计、仓储物流企业,形成“酿酒+供应链”产业生态;陕西袁家村则以关中民俗文化为IP,吸引文创、餐饮商户入驻,年客流量突破600万人次,带动农产品销售额超15亿元。

 

模式创新:从“政府主导”到“多元协同”

传统“一村一品”招商常依赖政府补贴,容易导致企业“重政策轻市场”。近年来,“政府搭台+企业唱戏+资本赋能”的协同模式逐渐成为主流。以广东徐闻菠萝产业为例,当地政府搭建“菠萝产业大数据平台”,整合种植面积、产量、市场价格等数据,为投资方提供精准决策依据;同时引入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共建“产销对接基地”,2024年通过直播带货实现销售额32亿元,同比增长87%。

典型案例:江苏东台西瓜产业创新“飞地招商”模式,在上海设立“东台农业科创中心”,吸引农业科技企业入驻研发新品种,本地建设种植示范基地,形成“研发在沪、生产在东”的跨区域协作。目前,东台西瓜种植面积达20万亩,年产值42亿元,品种改良贡献率超60%。

资本入局:乡村产业的长效发展离不开资本支持。2024年,全国“一村一品”项目获得风险投资超80亿元,其中预制菜、功能性农产品等赛道最受青睐。例如,湖北潜江小龙虾产业引入美团龙珠资本,投资建设冷链加工园区,推动小龙虾预制菜出口量增长35%,远销30余个国家。

 

长效运营:从“短期签约”到“生态培育”

招商不是“一锤子买卖”,而是持续培育产业生态的过程。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通过“三个共享”实现长效发展:共享技术平台(联合荷兰企业共建智慧农业研究院)、共享品牌资源(统一使用“寿光蔬菜”地理标志)、共享渠道网络(在全国200个城市建立直销点)。截至2024年,寿光蔬菜产业招商累计引入企业156家,带动周边200个行政村发展蔬菜种植,户均年增收5.8万元。

服务保障:企业落地后的“成活率”是关键。福建平和蜜柚产业推出“全周期服务包”,涵盖土地流转、政策申报、人才培训等12项服务,2024年新签约企业开工率达92%,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(68%)。

 

趋势展望:从“单一产业”到“三产融合”

随着消费升级,“一村一品”正从“卖产品”向“卖体验”“卖服务”延伸。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“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”,文旅融合、农教融合等新业态成为招商热点。例如,江西婺源以油菜花田为基础,招引民宿集群、研学机构,打造“春季赏花、秋季晒秋”的全季旅游模式,2024年旅游综合收入突破85亿元,农产品溢价率达300%。

未来方向:5G、物联网等技术将加速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。浙江德清莫干山民宿集群引入“智慧文旅系统”,实现预订、导览、消费全流程数字化,2024年招商引入的科技企业帮助民宿平均入住率提升22个百分点,客单价增长40%。

 

结语

“一村一品”做成大产业,核心是通过招商实现“资源—产品—品牌—生态”的价值跃迁。从安吉白茶到徐闻菠萝,成功案例证明:唯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、以模式创新为动力、以生态培育为目标,才能让小特产真正成长为富民强村的大产业。未来,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化,“一村一品”招商将更趋精准化、专业化,为乡村经济注入持久活力。

(本文参考ai大数据制作,可能与实际情况有出入,仅供参考)

招商哥14年实力,持续为您提供“融商、招商、扶商”入企定制落地服务!欢迎通过官网联系我们!


 

马上咨询招商策划陪跑

专注于招商加盟+千城万店,12年行业经验,企业专业的招商外包服务商